2006/11/30

印刻專欄結束了


一年的印刻專欄結束了。原本寫完「聲音與憤怒」一書之後,覺得自此會比較少寫音樂的東西。所以去年底接到印刻的邀約時,一方面十分興奮可以有機會和台灣最重要的文學雜誌合作,但另方面卻不知道寫什麼,甚至想要寫一個不是音樂的方向。

但是在他們鼓勵之下,決定相對於「聲音與憤怒」是以事件為主,在這裡要寫人的故事,並且我算特別著重時代背景的歷史。

結果是越寫越心虛,發現以前對這些音樂創作者都沒有好好研究。所以,這個工作給自己吃了不少苦頭,每一期都花了不少時間研究這些人、音樂和歷史。但我相信,我的認真是對的起讀者的。

當然,每月因為截稿壓力,所以文章還有很多不足,未來我都會繼續修改的。

以下是各期題目。

1) Joe Hill:抗議歌手的永恆原型。

2) Woody Guthrie:唱人民的歌、為人民而唱

3) Billy Bragg:用音樂殺死資本主義

4) Patti Smith: 詩與反抗

5) Pete Seeger:「我們一定會勝利」

6) Bruce Springsteen

7) Joan Baez

8) John Lennon 1

9) John Lennon 2

10) Bob Dylan1

11) Bob Dylan 2

12) The Clash


2006/11/26

CBGB的新故鄉


CBGB搬走了。作為一個表演場所,他搬到賭城去了,但紐約還留著一家店來販賣紀念品。
他的新居就在聖馬克街一家中國餐館「故鄉味」 樓下。
沒錯,這裡就是CBGB的新故鄉。


延伸閱讀:
CBGB走了,搖滾繼續下去

2006/11/24

Kim Gordon and Uniqlo


日本平價服飾店Uniqlo到紐約開分店,海報廣告找了Kim Gordon來拍。我不知道倒底有多少廣告效果,但日本人真是很酷。

註:Kim Gordon是紐約前衛噪音搖滾樂隊Sonic Youth成員,也常參加各種多媒體藝術展演,是已經快成為另類文化的icon。(是照片中左邊那位,不是右邊的)

2006/11/23

狄倫在格林威治村的窩


在誠品好讀十一月號,我寫了一篇不短的「狄倫的格林威治村地圖」。最近會陸續在這邊放上幾個點,尤其是雜誌上沒有登出的照片。

.............................

迪倫在格林威治村的民歌場景主要是在麥杜格街和西四街,這兩條街構成的區塊就在村子的心臟----華盛頓廣場----旁邊。西四街已經因為迪倫的名曲“Positively Fourth Street”成為民歌之街的象徵,而MacDougle Street,則有艾倫金斯堡寫下一首名為「麥杜格街藍調」的詩,描述這裡每個人都會彈吉他,除了他。

我們散步的起點是麥杜格街和西四街的交口,華盛頓廣場的西南角。沿著西四街走三分鐘,就會走到迪倫和蘇西在村子的小公寓。


照片就是這棟公寓(西四街161號)

狄倫剛到紐約來時,到處寄居在別人家。但是當他出版第一張唱片後,就在1962年十二月和女友蘇西搬進這棟在西四街的小公寓。

在這城市住了將近一年後,我租下西四街一六一號一間無電梯公寓的三樓,月租六十美元。這地方不豪華,只是「布魯諾義大利麵坊」樓上的兩房公寓,隔壁有家小唱片行,另一邊是家具五金店。公寓裡有一間非常小的臥室——比較像是個稍大的儲藏室——一間小廚房,以及一個有壁爐和兩扇窗的客廳,窗下是消防梯和一塊小院子。這種大小的空間只能住一個人,而且暖氣會在天黑之後自動關閉,必須把兩個煤氣爐的火開到最大,才能讓公寓暖和。我租下時屋裡是空的。搬進去後,不久,我自己做了一些家具。

這條西四街現在十分熱鬧,只是原來樓下的義大利麵坊,現在成了一家情趣用品店。

2006/11/20

高一生音樂專輯出版

鄒之春神-高一生 音樂.史詩.歌-紀念專輯出版了。


這是我的推薦詞(借用迪倫的句子與句型)

一個人要走過多少的路,你才能稱他為一個男人。

一個人要寫下多少的歌,你才能聽見他的吶喊與愛。

一個人要流下多少的血,你才能看見他的理想與熱情,以及他所面對的黑暗暴力。

這是高一生用生命為台灣寫下的音樂。



以下介紹摘自野火樂集

高一生,是早期台灣難能可貴的一位思想家,大多數了解他背景的人,深受他對於族群關懷的人道精神所影響,不容易理解他個人更以『音樂創作』,表達了他對於「親情」、「愛情」,尤其是「族群情感」上的一個付出。

他生於1908,為台灣鄒族最早的知識精英,青少年時期即因品學兼優進入台南師範學校,後來更擔任阿里山鄉鄉長,為族人爭取更好的生活環境,1952年因白色恐怖迫害入獄,1954年遭到處分。

高 一生在讀書期間,開始接觸現代音樂教育,他不僅是一位欣賞者,同時也是表演者與創作者,因為受到日本殖民文化的影響,高一生所創作的歌曲,在旋律上聽來具 有濃厚的東洋風。高一生從學校畢業後,回到鄒族,當時的阿里山達邦部落的教育所任教,對家鄉的發展充滿了抱負,他的創作歌曲,常常流露出他心繫家鄉與族群 間發展的關懷。

高一生所創作之音樂,如同史詩般地娓娓訴說一個族群與個人理想花開花落的故事,在他的音樂鋪陳中,可以看見一個早期台灣精英份子的藝術造詣與理想堅持,他雖然於日治時期受日本教育成長,卻為自己的族群創作了如史詩般的作品,其中更見他的人文思想與族群遠見。

2006/11/19

搖滾史上百大專輯

時代雜誌十一月號列出了他們的史上百大音樂專輯。
這不知道已經是第幾份類似的榜單了。
而且,這分榜單看起來很怪,2000年以後竟然這麼多是老人重發。

2006/11/18

Ben Folds演唱會

Ben Folds似乎有著奇怪的緣分。

這是我第四次看他演出,卻是第一次認真地看。

第一次是97年左右,是在東京的富士音樂祭。他還是屬於Ben Folds Five

我其實不認識他們。同行的音樂專家Tree Jr.到是很喜歡他們,所以我一早就跟他去看。如果我沒記錯,那是我在那次音樂祭看到的第一個團,也就是我在第一次在外國看到的團。我開始跟長假裡學古典鋼琴的女孩松隆子一起喜歡上他們。

第二次更奇妙。來到紐約唸書以後,有一天帶著耳機坐在圖書館念書,直到起身上廁所,拿下耳機才突然聽見外面有熟悉的聲音。是有人在大聲放著Ben Folds音樂嗎?而且是Ben Folds!!衝出去看,竟然是他在學校廣場中間臨時搭的舞台表演。演唱會已經進行一半。

我就楞在那裡,看著這個彷彿書呆子加喜劇演員的鋼琴怪客,一面講著少年時期的不堪笑話,一面用他的鋼琴做出高能量的搖滾。

第三次又是免費演出,是在紐約某家書店(Borders @Time-Warner Center),只有短短幾首。

這一次,十一月中的寒冬,我終於買了他演唱會門票,認真地看了整場表演。

現在的他已經不比十年前的Ben Folds,已經是另類樂圈的巨星。他在紐約的三場表演,從大型場地到中型club。我當然選了最小的,也比較便宜的場地:布魯克林的Warsaw(Williamsburg)。如此我們可以站到很前面,否則同樣價錢只能是大場地的後段座位區。

Ben Folds的音樂基本上是那種傳統的、美好的搖滾樂。極為甜美動聽的旋律,從具體生活中隨手拾來的令人笑中帶淚的故事,和搖滾的高度能量。尤其今晚,他的鼓手更是加大了power,現場演出都比專輯的音樂中有更大爆發力。

所以,如果你要花錢去看垂垂老矣的、上一代世代的鋼琴搖滾Elton John,不如把那筆錢留下來看兩次Ben Folds,或者,不如去看獅子王的舞台劇。

照片本


Such Great Heights

昨天去看了Ben Folds演唱會,一個意外的驚喜是他翻唱了Postal Service的名曲Such Great Heights。這首歌原本Iron and Wine 就有一個相當抒情的翻唱版。Ben Folds和Postal Service有輕柔的vocal,但是他們的三人搖滾組把這首歌做的更重。很high。

Ben Folds的cover live(youtube)
Postal Service的MV

2006/11/14

狄倫致敬演唱會

狄倫的無數歌曲都已經有無數的翻唱版本,有些歌曲甚至是別人比他先唱紅,例如Blowing In The Wind。但大多數的版本都會隨風逝去,只有少數能轉化為新生命。

在十二月初台北的狄倫致敬演唱會之前十一月初在紐約林肯中心先有另一場以慈善為目的---為貧窮年輕人的音樂教育---的狄倫致敬演唱會The Music of Bob Dylan。二十一組風格迥然不同的老中青音樂人一人一首,輪番上陣。

這場演唱會,將誕生幾首能在音樂史上留名的經典演出。

例如作曲家/鋼琴家Phillip Glass和女歌手Natalie Merchant合作的關於種族主義的歌曲”The Lonesome Death of Hattie Carroll”Phillip Glass的極簡主義鋼琴,Natalie Merchant哀傷而低沈的吟唱,確實讓這首歌更像為歌中主角死去黑人Hattie Carroll所做的輓歌。

大的驚喜,則無疑是嘻哈樂隊The Roots翻唱狄倫的反戰經典名曲”Master Of War”........
(
未完,全文請至Hitradio)





這裡還有更多照片
















音樂與公民

今晚有一場座談是關於音樂與公民權的關係,地點是哈林區的音樂聖地阿波羅劇院。這是哈維爾系列座談。因為捷克的絲絨,證明了音樂的鬥爭就是公民權的鬥爭。

座談者大都是音樂研究的學者,背景相當多元,內容也從美國的黑人民權運動,到哥倫比亞國家的音樂與暴力,以及古巴與美國的關係。

聽完之後,感觸良多。

一則是我們好像還太少對於流行音樂的學術研究。東洪一直希望成立學會,相信這是未來重要的工作。

而我自己,完全不能算是研究者,因為我並沒有這方面的學院訓練,所以只能算是音樂寫作者。

但無論如何,聽完這場演講,深深感覺到自己繼續書寫音樂與政治是重要的工作,我目前進入的還只是那個廣大世界的一個小角落而已。


Music and Citizenship




From Sousa's marches to "Strange Fruit", music and civic life have have often been inextricably connected. Join the noted scholar, composer, and player George Lewis as leads a spirited discussion with Farah Jasmine Griffin, Professor, Columbia University; Ellie Hisama, Professor of Music, Columbia University; Ana Maria Ochoa, Director of Graduate Studies in Music, NYU; Ned Sublette, Musician, co-founder of Qbadisc.

2006/11/13

同志與音樂

英國媒體The Observer在十一月音樂特刊做了一個Gay issue,內容精彩。

Elton John和Scissor Sisters' Jake Shears的對談

我很喜歡的Rufus Wainwright談他的十大gay icon

........

2006/11/06

八零年代---我的前啟蒙年代

1.

我是在九零年代的開端進入大學的。因此,八零年代對我來說,代表的不只是一段台灣歷史,而是我十九歲前的少年時期,是我的前啟蒙年代。
這個啟蒙既是政治的,也是音樂的。
政治上,雖然已經開始關心八零年代下半那些劇烈的衝撞,但還未早熟到可以完全跳脫國民黨教育的制式意識形態。音樂上,雖然國中時就已經自詡為一個搖滾黨徒,但那些音樂和我現在聽的幾乎不重疊。

2.

應該是1985還是86年,我的國中時期吧。小叔送我生日禮物,是兩卷盜版錄音帶,一卷是布萊恩亞當斯精選,一卷是布魯斯史普林斯汀精選:Born in the USA
那是我的搖滾啟蒙。

3.

那些記憶是如此地朦朧而晃動,我甚至常常分不清他們是否是虛構的。尤其是,八零年代喜歡的團,當時常在排行榜上出現的人,在後來似乎都消失了。他們真的在歷史上出現過嗎?
像是,誰還記得
Glass TigerMr. Mister這些俗團呢?而我國中時最愛的搖滾團一BJH更彷彿是人間蒸發。
偶爾,他們出現在收音機的電波上時,那種感動就像是在公車上撞見久未見面的朋友,一種帶著些許尷尬地、史前時期的單純美好。

4.

現在想起來,八零年代聽搖滾的應該有兩種。一種是比較知青類的,他們聽「新音樂」如The Smiths,或者更經典的東西如DylanBowie
我不是那種(雖然現在好像是)。
我當時沈浸的是七零年代的前衛搖滾(
ELP, Yes),重金屬(Deep Purple, UFO Halloween, Scorpions),或者流行搖滾(ForeignerStyxJourney),並對那些偉大吉他手鼓手主唱的團史瞭若指掌。
國中最瘋狂喜歡的團
是Queen
邦喬飛的
Slippery When Wet的幾首MV則是百看不膩。當然還有歐洲樂團(Europe)。如果有KTV的話,那會是我們的最佳K歌。
不知道為何,有一首歌當時特別打動國中思春的我。是
Styx主唱Dennis De Young的暢銷金曲Call Me1986)。
現在認識我的人,絕對沒有人想到那些是我的音樂奶水。

5.

每次國中月考結束後,給自己的禮物就是去逛光華商場買卡帶,並且閱讀側標像是閱讀偉人傳記,來增加我的音樂知識。
高中時,開始去公館宇宙城探險。
那時,除了「細胞」之類的盜版錄音帶品牌,也開始出現一種側面是黃色的、專們做老搖滾的品牌,本來叫三星,後來叫瀚江。他們在大安路那邊也開了一家專賣店。我常下課穿了高中制服在那邊晃蕩。
到現在,我的家中還有上百張不知該如何處理的翰江錄音帶。

6.

所以你知道,在八零年代,音樂還沒帶給我憤怒,而是一種在現實生活中所有苦悶的發洩。那是一個別人都不知道,只屬於我的秘密世界。在一個人的世界中,我被吉他猛烈轟炸。一種在孤獨中的喧囂。

在我小小封閉的音樂世界之外,台灣卻正在進行一場大革命。

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嚴,1988年威權統治者蔣經國過世、五二零農民抗爭、鄭南榕自焚……
就在台北街頭,人民的鮮血和強大的意志正在改變人民與國家關係。
在那場革命中,我只是報紙前的旁觀者。
但不只是我。台灣的音樂也和政治新聞遠遠地、安靜地坐在報紙的不同版面上。不像美國的六零年代,台灣的音樂是和時代的變動無關的。主要原因當然是因為政治上對思想和言論自由的壓制。
直到八零年代的尾端,我們才聽見了朱約信、黑名單或者不那麼直接的趙一豪;台灣音樂開始在革命軍的背後彈奏起聲音微弱和憤怒十足的伴奏曲。
在那些伴奏聲中,我開始看到音樂與政治接合的可能,結束我的前啟蒙期。
我準備好了在下一個十年的開始進入大學,尋找搖滾與社會改革的接合。

(本文刊登於大聲誌九月號,這一期還有很多精彩的文章)

2006/11/03

狄倫展覽

今晚去中城的Morgan LibraryBob Dylan的特展

老實說,有點失望,並沒有太多新的東西

可對狄倫迷來說,素材和故事都是熟悉的,再加上影音安排有點乏善可陳,例如放了很多視聽間,裡面是他的專輯,這個當然沒必要在那裡聽。影像則大部分是來自Don’t Look BackNo Direction Home。且場地太小,有點擁擠。

展覽的幾個重點是我研究過的。例如牆上有一張迪倫的格林威治音樂地圖------我剛在十一月的誠品好讀寫了一篇。另外,也大幅介紹了影響他深遠的Woody GuthriePeter Seeger。其實看到這個部分,我的心情是有點激動的。我覺得自己在過去這一年最大的貢獻,或許是把美國二十世紀三大左翼歌手(Joe Hill加這兩人)認真地在印刻寫了長文;不認識這兩人,你是不可能真正認識迪倫的。而Joe Hill,如果你看迪倫的自傳,搖滾記,也會有不少描述。


Ps. Morgan Library
本身是紐約的重要建築。是二十世紀初由塑造紐約建築地景影響深的遠Charles McKim所設計,然後在2000年由當代大師Renzo Piano新蓋了這個博物館來連接舊的圖書館,今年開幕,也是很漂亮。



2006/11/01

Myspace與版權

這一年無疑是音樂產業的巨大變動期,新的媒介如Myspace、Youtube改變了音樂傳播的方式,Tower唱片行在上個月倒了,代表傳統唱片行的轉變。
一直想寫一些音樂硬體環境變化的討論,但目前瞭解有限,還是在陸陸續續收集資料。
現在想想與其要等到有時間來寫文章,還是先把看到的訊息丟出來,和大家討論吧。


MySpace to install music copyright software

By Aline van Duyn and Joshua Chaffin in New York

Published: October 30 2006

Finanacial Times

MySpace.com, the social networking site owned by Rupert Murdoch’s News Corp, will install new technology designed to stop its 120m users from posting unauthorised copyrighted music on its site and will ban frequent copyright offenders.

The move to introduce the fingerprinting software comes amid pressure from major studios and record labels on popular web destinations like MySpace and YouTube to curb the large amounts of material that gets illegally shared on the web.

MySpace said on Monday it was also trying to find technology that could check and block videos posted on its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