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19

Joe Strummer在東村


這是幾年前在東村Thompkins Square Park旁邊一條街赫然發現的牆上塗鴉。主角是彼時剛過世的The ClASH的主唱Joe Strummer。

想來The CLASH似乎是搖滾史上最結合激進政治和商業成功的搖滾樂隊。

「未來還沒被決定」------The Clash的白色暴動



白色暴動---我想要暴動

白色暴動---我要一個屬於我的暴動

1977年,龐克(punk)搖滾在英國掀起了一場劇烈的音樂暴動,他們要推倒女皇的王座、要推翻資本主義強加在人們身上的枷鎖、要摧毀那步調已緩、不再讓人激動的搖滾樂。

龐克要用最大的噪音顛覆原有世界秩序的想像。

雖然他們的社會與政治革命終究是一場壯烈的失敗,他們所製造的音樂革命卻無疑是搖滾史上最讓人顫抖的。

那一年之後,搖滾樂的美學、精神和形式都從此不同。

只有一個龐克樂隊,成功地結合音樂與社會的反叛力量。英國政治民歌手Billy Bragg的話來說,如果他們沒有能改變世界,起碼他們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

這是衝擊樂隊(The Clash)

....................................
未完,請見印刻文學雜誌十二月號

2006/12/16

迪倫音樂地圖之Cafe Wha?









啥?咖啡館」(Cafe Wha?)

115 MacDougal Street


「啥?咖啡館」Café Wha?是迪倫最早開始固定演出的地方,而且是我們這一趟旅程中,唯一還從那個時代留到現在的店。而且五十年來不變,這裡依然是一個有著各種表演的地方,不論是音樂或是脫口秀。


  「「啥?咖啡館」位於格林威治村中心的麥杜格街。這咖啡館是個地下洞穴,不賣酒,燈光晦暗,天花板很低,像個有桌有椅的寬敞食堂——它中午開店,凌晨四點打烊。有人教我到這兒找一個名叫弗瑞迪尼爾的歌手,他負責安排「啥?」的日間節目……

  「啥?」咖啡館的日間節目是個大雜燴,什麼人都能上台,什麼表演都可以做;有人做單口相聲、表演腹語、打鋼鼓、吟詩,有個女演員專門表演模仿秀,有一組演唱百老匯歌曲的二重唱,有個魔術師從帽子裡變出兔子,有個纏頭巾的傢伙對觀眾表演催眠——打算進入演藝圈的各路人等,這裡應有盡有…….

( 上面楷體出自迪倫自傳搖滾記)

延伸閱讀:迪倫在格林威治村的窩


誰是紐約媒體最好的樂評?


美國雜誌Time Out做了一個有趣的專題,翻轉評論家和被評論者的關係:找了後者來評論前者,看看誰是最好的評論者,包括樂評、影評、書評和各種藝術評論人。
樂評中,評價最高的是New Yorker的樂評人

對於何謂好的評論,也可以從這裡找到一些啟發。

樂評家評鑑
其他各種評論家

2006/12/06

東村廣播電台


兩週前週日的冬日早晨,難得的陽光,去東村1st Avenue附近一家店Prune吃 Brunch。這裡已經是比較不觀光化的東區,街道簡單而舒服。正在閒逛時,突然看見有人在街旁一個小房子中放著極好聽的爵士。
原來是一個社區電台:東村的East Village Radio。這就是他們的播音現場,完全融入社區。

2006/11/30

印刻專欄結束了


一年的印刻專欄結束了。原本寫完「聲音與憤怒」一書之後,覺得自此會比較少寫音樂的東西。所以去年底接到印刻的邀約時,一方面十分興奮可以有機會和台灣最重要的文學雜誌合作,但另方面卻不知道寫什麼,甚至想要寫一個不是音樂的方向。

但是在他們鼓勵之下,決定相對於「聲音與憤怒」是以事件為主,在這裡要寫人的故事,並且我算特別著重時代背景的歷史。

結果是越寫越心虛,發現以前對這些音樂創作者都沒有好好研究。所以,這個工作給自己吃了不少苦頭,每一期都花了不少時間研究這些人、音樂和歷史。但我相信,我的認真是對的起讀者的。

當然,每月因為截稿壓力,所以文章還有很多不足,未來我都會繼續修改的。

以下是各期題目。

1) Joe Hill:抗議歌手的永恆原型。

2) Woody Guthrie:唱人民的歌、為人民而唱

3) Billy Bragg:用音樂殺死資本主義

4) Patti Smith: 詩與反抗

5) Pete Seeger:「我們一定會勝利」

6) Bruce Springsteen

7) Joan Baez

8) John Lennon 1

9) John Lennon 2

10) Bob Dylan1

11) Bob Dylan 2

12) The Clash


2006/11/26

CBGB的新故鄉


CBGB搬走了。作為一個表演場所,他搬到賭城去了,但紐約還留著一家店來販賣紀念品。
他的新居就在聖馬克街一家中國餐館「故鄉味」 樓下。
沒錯,這裡就是CBGB的新故鄉。


延伸閱讀:
CBGB走了,搖滾繼續下去

2006/11/24

Kim Gordon and Uniqlo


日本平價服飾店Uniqlo到紐約開分店,海報廣告找了Kim Gordon來拍。我不知道倒底有多少廣告效果,但日本人真是很酷。

註:Kim Gordon是紐約前衛噪音搖滾樂隊Sonic Youth成員,也常參加各種多媒體藝術展演,是已經快成為另類文化的icon。(是照片中左邊那位,不是右邊的)

2006/11/23

狄倫在格林威治村的窩


在誠品好讀十一月號,我寫了一篇不短的「狄倫的格林威治村地圖」。最近會陸續在這邊放上幾個點,尤其是雜誌上沒有登出的照片。

.............................

迪倫在格林威治村的民歌場景主要是在麥杜格街和西四街,這兩條街構成的區塊就在村子的心臟----華盛頓廣場----旁邊。西四街已經因為迪倫的名曲“Positively Fourth Street”成為民歌之街的象徵,而MacDougle Street,則有艾倫金斯堡寫下一首名為「麥杜格街藍調」的詩,描述這裡每個人都會彈吉他,除了他。

我們散步的起點是麥杜格街和西四街的交口,華盛頓廣場的西南角。沿著西四街走三分鐘,就會走到迪倫和蘇西在村子的小公寓。


照片就是這棟公寓(西四街161號)

狄倫剛到紐約來時,到處寄居在別人家。但是當他出版第一張唱片後,就在1962年十二月和女友蘇西搬進這棟在西四街的小公寓。

在這城市住了將近一年後,我租下西四街一六一號一間無電梯公寓的三樓,月租六十美元。這地方不豪華,只是「布魯諾義大利麵坊」樓上的兩房公寓,隔壁有家小唱片行,另一邊是家具五金店。公寓裡有一間非常小的臥室——比較像是個稍大的儲藏室——一間小廚房,以及一個有壁爐和兩扇窗的客廳,窗下是消防梯和一塊小院子。這種大小的空間只能住一個人,而且暖氣會在天黑之後自動關閉,必須把兩個煤氣爐的火開到最大,才能讓公寓暖和。我租下時屋裡是空的。搬進去後,不久,我自己做了一些家具。

這條西四街現在十分熱鬧,只是原來樓下的義大利麵坊,現在成了一家情趣用品店。

2006/11/20

高一生音樂專輯出版

鄒之春神-高一生 音樂.史詩.歌-紀念專輯出版了。


這是我的推薦詞(借用迪倫的句子與句型)

一個人要走過多少的路,你才能稱他為一個男人。

一個人要寫下多少的歌,你才能聽見他的吶喊與愛。

一個人要流下多少的血,你才能看見他的理想與熱情,以及他所面對的黑暗暴力。

這是高一生用生命為台灣寫下的音樂。



以下介紹摘自野火樂集

高一生,是早期台灣難能可貴的一位思想家,大多數了解他背景的人,深受他對於族群關懷的人道精神所影響,不容易理解他個人更以『音樂創作』,表達了他對於「親情」、「愛情」,尤其是「族群情感」上的一個付出。

他生於1908,為台灣鄒族最早的知識精英,青少年時期即因品學兼優進入台南師範學校,後來更擔任阿里山鄉鄉長,為族人爭取更好的生活環境,1952年因白色恐怖迫害入獄,1954年遭到處分。

高 一生在讀書期間,開始接觸現代音樂教育,他不僅是一位欣賞者,同時也是表演者與創作者,因為受到日本殖民文化的影響,高一生所創作的歌曲,在旋律上聽來具 有濃厚的東洋風。高一生從學校畢業後,回到鄒族,當時的阿里山達邦部落的教育所任教,對家鄉的發展充滿了抱負,他的創作歌曲,常常流露出他心繫家鄉與族群 間發展的關懷。

高一生所創作之音樂,如同史詩般地娓娓訴說一個族群與個人理想花開花落的故事,在他的音樂鋪陳中,可以看見一個早期台灣精英份子的藝術造詣與理想堅持,他雖然於日治時期受日本教育成長,卻為自己的族群創作了如史詩般的作品,其中更見他的人文思想與族群遠見。

2006/11/19

搖滾史上百大專輯

時代雜誌十一月號列出了他們的史上百大音樂專輯。
這不知道已經是第幾份類似的榜單了。
而且,這分榜單看起來很怪,2000年以後竟然這麼多是老人重發。

2006/11/18

Ben Folds演唱會

Ben Folds似乎有著奇怪的緣分。

這是我第四次看他演出,卻是第一次認真地看。

第一次是97年左右,是在東京的富士音樂祭。他還是屬於Ben Folds Five

我其實不認識他們。同行的音樂專家Tree Jr.到是很喜歡他們,所以我一早就跟他去看。如果我沒記錯,那是我在那次音樂祭看到的第一個團,也就是我在第一次在外國看到的團。我開始跟長假裡學古典鋼琴的女孩松隆子一起喜歡上他們。

第二次更奇妙。來到紐約唸書以後,有一天帶著耳機坐在圖書館念書,直到起身上廁所,拿下耳機才突然聽見外面有熟悉的聲音。是有人在大聲放著Ben Folds音樂嗎?而且是Ben Folds!!衝出去看,竟然是他在學校廣場中間臨時搭的舞台表演。演唱會已經進行一半。

我就楞在那裡,看著這個彷彿書呆子加喜劇演員的鋼琴怪客,一面講著少年時期的不堪笑話,一面用他的鋼琴做出高能量的搖滾。

第三次又是免費演出,是在紐約某家書店(Borders @Time-Warner Center),只有短短幾首。

這一次,十一月中的寒冬,我終於買了他演唱會門票,認真地看了整場表演。

現在的他已經不比十年前的Ben Folds,已經是另類樂圈的巨星。他在紐約的三場表演,從大型場地到中型club。我當然選了最小的,也比較便宜的場地:布魯克林的Warsaw(Williamsburg)。如此我們可以站到很前面,否則同樣價錢只能是大場地的後段座位區。

Ben Folds的音樂基本上是那種傳統的、美好的搖滾樂。極為甜美動聽的旋律,從具體生活中隨手拾來的令人笑中帶淚的故事,和搖滾的高度能量。尤其今晚,他的鼓手更是加大了power,現場演出都比專輯的音樂中有更大爆發力。

所以,如果你要花錢去看垂垂老矣的、上一代世代的鋼琴搖滾Elton John,不如把那筆錢留下來看兩次Ben Folds,或者,不如去看獅子王的舞台劇。

照片本


Such Great Heights

昨天去看了Ben Folds演唱會,一個意外的驚喜是他翻唱了Postal Service的名曲Such Great Heights。這首歌原本Iron and Wine 就有一個相當抒情的翻唱版。Ben Folds和Postal Service有輕柔的vocal,但是他們的三人搖滾組把這首歌做的更重。很high。

Ben Folds的cover live(youtube)
Postal Service的MV

2006/11/14

狄倫致敬演唱會

狄倫的無數歌曲都已經有無數的翻唱版本,有些歌曲甚至是別人比他先唱紅,例如Blowing In The Wind。但大多數的版本都會隨風逝去,只有少數能轉化為新生命。

在十二月初台北的狄倫致敬演唱會之前十一月初在紐約林肯中心先有另一場以慈善為目的---為貧窮年輕人的音樂教育---的狄倫致敬演唱會The Music of Bob Dylan。二十一組風格迥然不同的老中青音樂人一人一首,輪番上陣。

這場演唱會,將誕生幾首能在音樂史上留名的經典演出。

例如作曲家/鋼琴家Phillip Glass和女歌手Natalie Merchant合作的關於種族主義的歌曲”The Lonesome Death of Hattie Carroll”Phillip Glass的極簡主義鋼琴,Natalie Merchant哀傷而低沈的吟唱,確實讓這首歌更像為歌中主角死去黑人Hattie Carroll所做的輓歌。

大的驚喜,則無疑是嘻哈樂隊The Roots翻唱狄倫的反戰經典名曲”Master Of War”........
(
未完,全文請至Hitradio)





這裡還有更多照片
















音樂與公民

今晚有一場座談是關於音樂與公民權的關係,地點是哈林區的音樂聖地阿波羅劇院。這是哈維爾系列座談。因為捷克的絲絨,證明了音樂的鬥爭就是公民權的鬥爭。

座談者大都是音樂研究的學者,背景相當多元,內容也從美國的黑人民權運動,到哥倫比亞國家的音樂與暴力,以及古巴與美國的關係。

聽完之後,感觸良多。

一則是我們好像還太少對於流行音樂的學術研究。東洪一直希望成立學會,相信這是未來重要的工作。

而我自己,完全不能算是研究者,因為我並沒有這方面的學院訓練,所以只能算是音樂寫作者。

但無論如何,聽完這場演講,深深感覺到自己繼續書寫音樂與政治是重要的工作,我目前進入的還只是那個廣大世界的一個小角落而已。


Music and Citizenship




From Sousa's marches to "Strange Fruit", music and civic life have have often been inextricably connected. Join the noted scholar, composer, and player George Lewis as leads a spirited discussion with Farah Jasmine Griffin, Professor, Columbia University; Ellie Hisama, Professor of Music, Columbia University; Ana Maria Ochoa, Director of Graduate Studies in Music, NYU; Ned Sublette, Musician, co-founder of Qbadisc.

2006/11/13

同志與音樂

英國媒體The Observer在十一月音樂特刊做了一個Gay issue,內容精彩。

Elton John和Scissor Sisters' Jake Shears的對談

我很喜歡的Rufus Wainwright談他的十大gay icon

........

2006/11/06

八零年代---我的前啟蒙年代

1.

我是在九零年代的開端進入大學的。因此,八零年代對我來說,代表的不只是一段台灣歷史,而是我十九歲前的少年時期,是我的前啟蒙年代。
這個啟蒙既是政治的,也是音樂的。
政治上,雖然已經開始關心八零年代下半那些劇烈的衝撞,但還未早熟到可以完全跳脫國民黨教育的制式意識形態。音樂上,雖然國中時就已經自詡為一個搖滾黨徒,但那些音樂和我現在聽的幾乎不重疊。

2.

應該是1985還是86年,我的國中時期吧。小叔送我生日禮物,是兩卷盜版錄音帶,一卷是布萊恩亞當斯精選,一卷是布魯斯史普林斯汀精選:Born in the USA
那是我的搖滾啟蒙。

3.

那些記憶是如此地朦朧而晃動,我甚至常常分不清他們是否是虛構的。尤其是,八零年代喜歡的團,當時常在排行榜上出現的人,在後來似乎都消失了。他們真的在歷史上出現過嗎?
像是,誰還記得
Glass TigerMr. Mister這些俗團呢?而我國中時最愛的搖滾團一BJH更彷彿是人間蒸發。
偶爾,他們出現在收音機的電波上時,那種感動就像是在公車上撞見久未見面的朋友,一種帶著些許尷尬地、史前時期的單純美好。

4.

現在想起來,八零年代聽搖滾的應該有兩種。一種是比較知青類的,他們聽「新音樂」如The Smiths,或者更經典的東西如DylanBowie
我不是那種(雖然現在好像是)。
我當時沈浸的是七零年代的前衛搖滾(
ELP, Yes),重金屬(Deep Purple, UFO Halloween, Scorpions),或者流行搖滾(ForeignerStyxJourney),並對那些偉大吉他手鼓手主唱的團史瞭若指掌。
國中最瘋狂喜歡的團
是Queen
邦喬飛的
Slippery When Wet的幾首MV則是百看不膩。當然還有歐洲樂團(Europe)。如果有KTV的話,那會是我們的最佳K歌。
不知道為何,有一首歌當時特別打動國中思春的我。是
Styx主唱Dennis De Young的暢銷金曲Call Me1986)。
現在認識我的人,絕對沒有人想到那些是我的音樂奶水。

5.

每次國中月考結束後,給自己的禮物就是去逛光華商場買卡帶,並且閱讀側標像是閱讀偉人傳記,來增加我的音樂知識。
高中時,開始去公館宇宙城探險。
那時,除了「細胞」之類的盜版錄音帶品牌,也開始出現一種側面是黃色的、專們做老搖滾的品牌,本來叫三星,後來叫瀚江。他們在大安路那邊也開了一家專賣店。我常下課穿了高中制服在那邊晃蕩。
到現在,我的家中還有上百張不知該如何處理的翰江錄音帶。

6.

所以你知道,在八零年代,音樂還沒帶給我憤怒,而是一種在現實生活中所有苦悶的發洩。那是一個別人都不知道,只屬於我的秘密世界。在一個人的世界中,我被吉他猛烈轟炸。一種在孤獨中的喧囂。

在我小小封閉的音樂世界之外,台灣卻正在進行一場大革命。

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解嚴,1988年威權統治者蔣經國過世、五二零農民抗爭、鄭南榕自焚……
就在台北街頭,人民的鮮血和強大的意志正在改變人民與國家關係。
在那場革命中,我只是報紙前的旁觀者。
但不只是我。台灣的音樂也和政治新聞遠遠地、安靜地坐在報紙的不同版面上。不像美國的六零年代,台灣的音樂是和時代的變動無關的。主要原因當然是因為政治上對思想和言論自由的壓制。
直到八零年代的尾端,我們才聽見了朱約信、黑名單或者不那麼直接的趙一豪;台灣音樂開始在革命軍的背後彈奏起聲音微弱和憤怒十足的伴奏曲。
在那些伴奏聲中,我開始看到音樂與政治接合的可能,結束我的前啟蒙期。
我準備好了在下一個十年的開始進入大學,尋找搖滾與社會改革的接合。

(本文刊登於大聲誌九月號,這一期還有很多精彩的文章)

2006/11/03

狄倫展覽

今晚去中城的Morgan LibraryBob Dylan的特展

老實說,有點失望,並沒有太多新的東西

可對狄倫迷來說,素材和故事都是熟悉的,再加上影音安排有點乏善可陳,例如放了很多視聽間,裡面是他的專輯,這個當然沒必要在那裡聽。影像則大部分是來自Don’t Look BackNo Direction Home。且場地太小,有點擁擠。

展覽的幾個重點是我研究過的。例如牆上有一張迪倫的格林威治音樂地圖------我剛在十一月的誠品好讀寫了一篇。另外,也大幅介紹了影響他深遠的Woody GuthriePeter Seeger。其實看到這個部分,我的心情是有點激動的。我覺得自己在過去這一年最大的貢獻,或許是把美國二十世紀三大左翼歌手(Joe Hill加這兩人)認真地在印刻寫了長文;不認識這兩人,你是不可能真正認識迪倫的。而Joe Hill,如果你看迪倫的自傳,搖滾記,也會有不少描述。


Ps. Morgan Library
本身是紐約的重要建築。是二十世紀初由塑造紐約建築地景影響深的遠Charles McKim所設計,然後在2000年由當代大師Renzo Piano新蓋了這個博物館來連接舊的圖書館,今年開幕,也是很漂亮。



2006/11/01

Myspace與版權

這一年無疑是音樂產業的巨大變動期,新的媒介如Myspace、Youtube改變了音樂傳播的方式,Tower唱片行在上個月倒了,代表傳統唱片行的轉變。
一直想寫一些音樂硬體環境變化的討論,但目前瞭解有限,還是在陸陸續續收集資料。
現在想想與其要等到有時間來寫文章,還是先把看到的訊息丟出來,和大家討論吧。


MySpace to install music copyright software

By Aline van Duyn and Joshua Chaffin in New York

Published: October 30 2006

Finanacial Times

MySpace.com, the social networking site owned by Rupert Murdoch’s News Corp, will install new technology designed to stop its 120m users from posting unauthorised copyrighted music on its site and will ban frequent copyright offenders.

The move to introduce the fingerprinting software comes amid pressure from major studios and record labels on popular web destinations like MySpace and YouTube to curb the large amounts of material that gets illegally shared on the web.

MySpace said on Monday it was also trying to find technology that could check and block videos posted on its site.

2006/10/28

狄倫、音樂(鬧)劇、 張懸

關於狄倫的一齣音樂劇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正在紐約上演 。狄倫完全授權歌曲,且編舞家極為著名,但是上演之後,評論極糟。
看了這個片段你會想掐死表演者。我不知道狄倫會不會哭。
片段

看看尖酸的評論
"Mr. Dylan is one of the greatest songwriters of the postwar era and Ms. Tharp one of its most admired choreographers, so how bad could it be," wrote The Wall Street Journal's Terry Teachout. "Now I know: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is so bad that it makes you forget how good the songs are."

The New York Post mocked the show with a headline that said "Knock, knock, knockin' on heaven help us door," playing on the title of one of Dylan's most famed songs.

(感謝pulp提供資訊)


另一方面,大塊果然是行銷很強的出版社。他們即將出版狄倫的自傳「搖滾記」,為了宣傳,十二月初會在The Wall舉行一場迪倫致敬演唱會,有張懸和1976。
我很確信,這場表演會比上面音樂劇好太多。

2006/10/27

The Science of Sleep:如果你可以拯救我


有人說,Michael Gondry的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已經成為這一代青年的愛情經典電影。
他的新電影The Science of Sleep讓人期待已久,尤其主演的是深具魅力的男女主角Gael Garcia Bernal和法國女演員 Charlotte Gainsbourg。但電影出來後,有人喜歡,有人覺得影像大於內容。

無論如何,我不是要寫影評,只是想介紹一首在電影裡面出現、由主角的夢幻團體(見照片)所演唱的好聽歌曲: If you Rescue me。這是改編自Velvet Underground的After Hours,一首簡單卻極美麗的歌曲。你可以在這裡聽到。

他們也重新改編了歌詞:
If you rescue me,
I'll be your friend forever,
Let me in your bed,
I'll keep you warm in winter,
All the kiddies are playing
and they're having such fun,
I wish that could happen to me,
But if you rescue me,
I'll never have to be alone again.
Oh the cars drive so fast
and the people are mean,
and sometimes it's hard to find food,
let me into your room,
I'll keep you warm and amused,
all the things we can do in the rain
If you rescue me,
I'll be your friend forever,
Let me in your bed,
I'll keep you warm in winter,
Oh someday I know
someone will look into my eyes
and say, "Hello, you're my very special kitten",
So if you rescue me,
I'll never have to be alone again,
I'll never have to be alone again,
I'll never have to be alone again.

電影trailer則有VU的原版歌曲。


另一個相關訊息,很多人看完電影就愛上法國女主角Charlotte Gainsbourg
她在今年出個人第一張音樂專輯,陣容很有趣。
arvis Cocker’s lyrics + music by Air + vocals by Charlotte Gainsbourg = Charlotte Gainsbourg’s debut, 5:55


延伸悅讀:The Science of Sleep by Michel Gondry

2006/10/26

Bright Eyes:憤怒的抒情民謠

「這首歌是寫給我們無知的、狂傲的狗屁(asshole)總統」,Conor Oberst在紐約的演唱會上輕聲說著,然後他唱起了這首諷刺布希總統的'When the President Talks to God'幾秒鐘的前奏之後,他停下手中的吉他說:我剛才忘了說「無能的」。

24歲的Conor Oberst是美國當紅獨立樂隊Bright Eyes的靈魂人物,或者說他根本就是化身為Bright Eyes2004年十一月,他有兩首歌曲同時登上Billboard 排行榜前十名----這本來已經是不容易的事,更了不起的是,他是在自己的獨立廠牌發行,而非主流公司。2005年一月他更大膽地同時發行兩張專輯,一張是秉持他一貫的民謠風I'm Wide Awake, It's Morning,另一張Digital Ash in a Digital Urn則是電子搖滾取向。

他被Spin雜誌稱為他的世代最好的歌詞創作者,被其他媒體譽為是這個時代的狄倫。

這當然是媒體的過譽。但不可否認地,Conor Oberst再次證明了能代表每個時代的聲音總有強烈的社會意識,一如六零的狄倫、七零的藍儂、八零年的布魯斯史普林斯丁、Bono…等。

Conor Oberst當然不是從小就很政治化。出生在中西部小鎮Omaha的他,十幾歲的青少年期就組團,寫的自然是年輕人的生活。但是兩千年布希當選總統之後,他發現為何這個理應代表他們的總統卻和他的想法如此不同;他也開始關注他生活的這個小鎮的日益衰敗。於是外界的政治和社會問題不斷逼迫著他思索這些更廣大的世界。然後他搬到紐約的東村­這個美國反叛文化的地窖­,遂更加的激進化。

2001年他們正好在九一一後錄製新專輯Desaparecidos,原本他們擔心這個時候不適合做一張反美的專輯。但是他認為,真正在此刻做出符合美國精神的作法就是:異議和前進。

2003年三月,美國出兵攻打伊拉克,Conor Oberst也走上紐約街頭參與反戰遊行。在專輯的一首歌中,他寫下了當天的情景。歌曲十分抒緩,且帶著些哀愁,但卻藏不住歌手的巨大憤怒:
Gray light, new day leaks through the window
And an old song comes on the alarm clock radio
We walk the forty blocks to the middle
Of the place we heard that everything would be
And there were barricades to keep us off the street
But the crowd kept pushing forward
Until they swallowed the police
Ya they went wild

今年他進一步在專輯發行後另外發表一首猛烈抨擊布希政府的單”When the president talks to God”,並在iTune上提供免費下載。這首歌無疑已經是這個時代最出色的政治歌曲:

When the president talks to God/Are the conversations brief or long?/Does he ask to rape our women's' rights/And send poor farm kids off to die?/Does God suggest an oil hike/When the president talks to God?"


Conor Oberst曾說,音樂就是他的信念和理想的表達。歌曲創作之外,他也敢於用行動來表達他的立場。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前,他加入了老大哥Bruce SpringsteenREM等人為民主黨候選人凱瑞在各州助選的巡迴演唱「Vote for Change

可是在除了政治,Conor Oberst更令人敬佩的或許是他始終呆在自己的獨立廠牌Saddle Creek,而且他曾經公開宣稱絕對不去美國當前最惡名昭彰的媒體鉅子Clear Channel所經營的場地表演---這個公司掌握了全美極大部分的電台和表演場地,而且以打壓言論自由、音樂品味單一主流、政治立場極保守聞名(註)。

作為一個堅持獨立音樂,勇於批判政治,能寫出美麗動聽歌曲的創作者,Conor Oberst顯然已經進入代表這個時代聲音的候選人名單。

2006/10/25

最佳音樂寫作



美國每年會出版一本年度最佳音樂寫作的書,今年是第七年了。

晚上去參加了新書發表會,有十個作者到場,包括兩位教父級的老先生Greil MarcusRobert Christgau。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不是選音樂評論(music review),而是音樂寫作(music writing),所以是關於音樂人的故事,歌曲的故事、或是音樂文化的討論,都算在內。今年同時包括了古典和非古典類。


自己每次被別人稱為樂評人時也都不太習慣,因為比較少做音樂評論,但是寫不少和音樂的相關故事、音樂文化的討論,以及和音樂相關的散文。

所以,以後title用「音樂寫作者」大概也算適當吧。


本書資料
又,發現誠品有賣2004年,不知會不會賣2006的。

2006/10/22

CBGB走了,搖滾繼續下去

你推開那扇斑駁的門,走進這家在Bowery Street上的pub,聽見了黑暗中傳來的吵雜且一時難以分辨的破碎噪音。你眼前是一個狹長的通道,右邊是吧台,左邊則是座位區。你聞到再濃密的煙味和酒味也擋不住的破敗和腐朽氣味。通道走到底,你看到一個小小的舞台。你看到了光線。

那是乾瘦蒼白的Patti Smith在舞台上用力地嘶吼著深邃綿密的詩歌,那是Tom Verlaine David Byrne在彈奏難以被歸類的吉他聲響,那是四個黑色皮衣的竹竿在急促地唱著Judy is a Punk。舞台前方因為狹小而顯的擁擠。突然你喵見十多歲的Thurston Moore在角落一臉感動,可能正下定決心要組一個偉大噪音龐克樂隊,然後Michael Stipe從後面拍拍你說借過。

你繼續走過舞台去找廁所,不小心發現表演者的休息室就在去廁所的通道上,並且沒有門,所以你看到了Debbie Harry就坐在裡面抽著煙聊天。你終於進到這個和音樂一樣聞名的廁所,滿牆的塗鴉,噁心的地板,你不禁以為來到電影「猜火車」中伊望麥奎格沈進馬桶的那個蘇格蘭最骯髒的便所。但是你滿心感動,想要抱著馬桶哭。

是的,這就是CBGB。全世界最著名的搖滾pub,龐克搖滾的發源地。

未結束,全文請見這裡




僅將本文送給這兩年和我們一起聽音樂的、一起為CBGB守夜的、而明日將離開紐約的YM。


最後一晚照片

Patti Smith電台專訪

more pictures from Newsday

2006/10/19

紐約的新音樂革命前線---Tonic

在下著大雨的寒夜,我們蜷縮著身軀走到這個城市的角落,尋找這個近年來紐約音樂革命的秘密基地(所謂的基地在過去四十年來不斷在城市中游移變換)。這是紐約下東區的最東邊,兩個街口外就是跨過東河的威廉斯堡大橋。城市邊緣特有的腐敗氣息以及破舊屋舍,讓人以為地鐵開玩笑地把我們載到黑色偵探小說的場景。

而不知是因為天氣太惡劣,抑或是路上太冷清,總覺得寒冷刺骨。
一走近/這個建築,就可以立即感受這個地方的特立獨行:在教室般大小的場地,一切都是如此無所謂:賣票的人,桌椅的擺設,以及如果稱的上裝潢的裝潢。只有台上的鋼琴、大提琴、吉他兀自安靜地坐著,等待開場。

這裡是Tonic:一個揉雜著實驗、前衛、另類的爵士樂或流行樂的表演場地;紐約過去幾年音樂革命地景的最前沿。


這裡是下東區,紐約殘存的少有觀光客但卻是最具文化生命力的地區之一。從紐約發展早期就有大批各國移民,而過去半個世紀,更有許多詩人和音樂人蟄居在這個紐約少數尚未被資本主義吞噬的街廓。而現在,則有越來越多風格化的藝廊、咖啡店和表演場所隱藏在其中。


這裡是紐約,不論是爵士樂、前衛音樂以及民歌、搖滾或電子──從六0年代的民歌和地下天鵝絨(Velvet Underground),到七0年代的叛客到這兩年興盛的車庫搖滾;或者是七零年代以來爵士樂、前衛音樂與搖滾樂的跨界激盪,這裡始終是西方音樂革命的起點,風暴的中心。

而這些堅持探索音樂可能性的創作者,就是誕生、孕育於這一間間的表演場所。他們或許簡樸、破敗、甚至污穢,但總是能被不斷湧現的勇氣和才氣點起炫麗的火花,然後開始在世界燃燒起新的光亮。

今日我的第一次到來,迎接我的是完全沒聽過的一個在地樂團。
當一位略顯豐滿、頭髮凌亂,且略帶滄桑的中年女子走上舞台時,我實在難以預期接下來會看到什麼樣的表演。

這位女子帶我們坐上衰老的紐約地鐵,回到她兒時成長的地方:康尼島(Coney Island):一個紐約近郊的海濱遊樂園,曾經輝煌於二十世紀初,是無數孩童的夢幻遊樂園;如今雖然還在運作,卻已年華老去,只剩摩天輪在海濱旁百無聊賴地轉動著。於是,當她的樂隊(一人是小提琴,另一人是電子琴兼鋼琴加鼓)演奏起遊樂園的配樂,她遂以雲霄飛車般從低沈直奔高亢的不可思議之聲,帶我們穿越一場場略帶頹廢卻讓人屢屢驚呼的費里尼式音樂嘉年華:是紐奧良的小酒館藍調,是西班牙的熱情舞曲、是Kurt Weill的劇場音樂,或者就是Tom Waits扮起女妝,在這個紐約的下東城,吟唱著那些遊蕩在灰冷冬天與斑駁摩天輪下一顆顆老靈魂的故事。

第二次的Tonic之行,則彷彿是參加一場神秘派對。這場門票只要六元美金的表演開始於午夜十二點,表演者是Vincent Gallo---身兼導演/演員/音樂人的獨立文化界怪傑,加上約翰藍儂和小野洋子之子的Sean Lennon。而小野洋子這位歷史傳奇人物,正坐在角落靜靜地欣賞小小舞台上兩人對彈吉他:冷調的緩飆與不時的低吟,的確讓人憶及幾年前在金馬國際影展看到Vincent Gallo成名電影「Buffalo 66」中,那個嚴寒小鎮被風雪冰凍的寂寞。

Tonic,新的音樂革命就從這裡開始。

圖說:Vincent Gallo @ Tonic

2006/10/17

CBGB的最後一夜

CBGB無疑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搖滾Live House1975年龐克音樂在這裡革命起義。而今晚是他的最後一夜。他即將遠離紐約,前往賭城,重新虛構一個搖滾革命基地。

最後一晚是Patti Smith所唱。巧的是,我唯一來CBGB看過的表演就是看Patti Smith,那是我最美好的演唱會經驗。但今晚我們買不到票,只能在門口參與這場葬禮。

對音樂來說,CBGB的消失沒什麼好感傷的,因為他早已不是音樂前線。

但對紐約來說,卻是少了一個文化史的巨大地標。

相關訊息請見pulp這裡Brilliancy

這裡是最後一晚的照片



2006/10/16

被鎮壓的反抗文化


知道Bbrother的華山塗鴉被文建會控告時,正在看報上講紐約蘇活區一棟世界著名的塗鴉建築,卻即將被屋主賣掉,改建成高級住宅。這棟建築也是古蹟,是十九世紀末蓋的,而後一直是紐約的觀光景點(雖然我看不出此處為何比哈林的塗鴉更精彩)。

我曾經寫過,Bbrother和其同儕的台北塗鴉,是近兩年來台北城最讓人興奮的反抗文化。

但如今一個城市的生猛文化,在紐約被商業摧毀,在台北卻將被國家鎮壓。

請各位支持連署。



被分贓的次文化/我們的聲明(重要)

發展於20世紀的紐約貧民窟,塗鴉是一個來自都市底層的聲音,也是那些被主流社會剝奪發聲權的人們,用來自我表達與發表創作的管道。當權力階級得以透過政治、經濟控制大部分的媒體,小老百姓於是透過街頭塗鴉,達成一點點的平衡。

塗鴉是一個草根的、民眾的、非官方定義的藝術創作,其反文化色彩相當強烈。

然而,塗鴉文化在台灣似乎變了調。近年如Royal K-swiss等 標榜以次文化藝術作為商品賣點的大廠牌,在台灣舉辦一系列塗鴉大展、塗鴉比賽,甚或市長參選人也以塗鴉代言人之姿賺取選票。原本屬於底層階級的塗鴉詮釋 權,再透過各種文化經濟活動,轉移到商業團體手裡上,成為一種可大宗複製販售卻僅少數人圖利的新鮮文化產商品,並以一種去脈絡的方式被消費。

......(全文及連署請到這裡)




延伸悅讀:Shihlun的華山塗鴉

2006/10/10

Annie Leibovitz and Sontag


今晚去書店聽了攝影家Annie Leibovitz的打書演講,她剛出一本新的攝影集,收了他從1990年至今的作品。

做為搖滾客,我們認識她是從她的搖滾作品。她從幫滾石雜誌攝影起家,其中一張藍儂與洋子的封面,被美國雜誌協會選為過去四十年來最佳雜誌封面照。而第二名Demi Moore的懷孕裸照,也是她的作品。

這本新攝影集還是有很多名人,搖滾、電影、藝術和政治的。影像仍然美麗而震撼,但總讓我感覺作為超級巨星攝影師的她,少了一絲絲年輕時候拍搖滾樂的生猛。

這次作品集中最令人矚目的焦點是她的家人生活照,以及她的親密友人Susan Sontag的許多照片:旅遊的、裸體的、在病床上的,以及死亡後幾小時的照片----這真是shocking。

下週在布魯克林博物館有這本攝影集的展覽。

來自瓦窯坑的音樂

(生祥發了新專輯「種樹」。我還沒機會聽到,為了表示慶祝,刊出舊文一篇。)


1998年吧,我和一位音樂雜誌主編到淡水去採訪淡江畢業的年輕音樂創作者林生祥。出了捷運換了計程車到了山區,赫然發現我們的目的地是一座三合院。

這是我幫這份音樂雜誌Pass寫的第一篇稿子,當主編問我想寫什麼時,我毫不考慮地說想訪問「觀子音樂坑」樂隊的靈魂人物林生祥。因為在他們的身上,我聽到了台灣音樂未來的希望。

那天,生祥一邊和我們聊天一邊自在地和院子裏奔跑的小孩玩耍,表情羞赧的他一談起對於音樂與社會的想法,卻散發出和他歌聲一樣有高度渲染力的光與熱。他說,他們不喜歡到台北演唱,不喜歡去pub演唱賺錢。剛退伍的他正在思考音樂和人與土地的新關係。儉樸三合院的牆邊,是書櫃中包括魯迅全集在內的龐大藏書。我看到創作者背後深刻的思想根基。

訪談後沒多久,生祥回到故鄉美濃,並且和詩人鍾永豐及其他朋友組成「交工」樂隊。幾年來,他們已經成為台灣反抗音樂最激越的聲音,以及當代台灣文化中的一塊瑰寶。去年,生祥再度回到淡水山區的瓦窯坑,和永豐以「生祥與瓦窯坑3」出版了新專輯「臨暗」。

我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音樂人像他們這樣不斷在追索人與土地連結、對話的可能性。這不只是在歌詞上對社會環境的關照與批判,更是體現在他們生產和演出音樂的過程。例如觀子音樂坑的巡迴演出,是要尋訪由南至北的客家庄,與當地居民進行音樂文化交流;「遊蕩美麗島」巡迴演唱是和各地環保社區工作組織合作來檢視這個島嶼的環境問題。交工時期以美濃煙樓為根據地,更是為了要把音樂植根在農村的勞動經驗上。然後,進入都會生活的生祥和永豐,創作了這張「臨暗」。

無疑地,觀子音樂坑時期的歌曲如「遊蕩美麗島」等,是比較直接、純粹理想主義的運動歌曲。從交工時期至今,做詞者永豐轉為構建了一組組敘事詩,回到人的生活-----在這個全球化資本主義體系擠壓下的生活。在他們的概念性專輯中,你看見具有動聽旋律與豐富影像的台灣記實報導。

如果前一張專輯「菊花夜行軍」是農村青年阿成「往土裡去」所看到的台灣農村困境,「臨暗」則是透過離鄉背井的農村青年來探索都會生活的生命寫照;這裡有城鄉差異的挫折困頓,也有都會工廠勞動體系的壓迫(「三班制」)。如果「菊花夜行軍」是個人與社會變遷的猛烈碰撞,「臨暗」則進入更個人的經驗:個人愛情、喧囂都市中的孤獨感和慾望的幽微深處。

交工或者「生祥與瓦窯坑3」在台灣音樂史的獨特地位,不僅在於他們是客語樂隊、在於他們作為社會實踐的音樂先鋒、在於他們在音樂美學上試圖融合傳統與當代樂器、西方搖滾與在地音樂,更在於在一個最根本的音樂層次,他們能夠做出從任何角度來看都精彩無比,並且生命飽滿的專輯。

我不會忘記在那個七、八年前的瓦窯坑夜晚的訪談中,生祥說他認為音樂的目的是激起情感、喚起意識,更不會忘記他的眼中閃爍著對於音樂可以改變社會的堅定信念。

我知道,他到現在還是這麼堅信著這個理念------更重要的是,他和他的音樂伙伴們已經讓更多人,和他們一起如此堅信著。

2005/01/08 聯合報副刊】




2006/10/06

Patti Smith---People have the Power


好友穎明今日送我一張Patti Smith的People have the Power的單曲LP。
太令人興奮了。
(尤其穎明並不知道下週是我的生日,這真是我收過最好的禮物之一。)

Patti是我最尊敬的藝術家,而這首歌是我覺得最好的抗議歌曲之一。尤其是唱片cover的黑白照片---又是Mapplethorpe的作品---非常的美;光看旁邊這張圖,是無法形容唱片本身的震撼。背面則是各種語言的「人民有權」。


I believe everything we dream
can come to pass through our union
we can turn the world around
we can turn the earth’s revolution
we have the power
people have the power


你可以在這裡看Patti Smith的現場演出
這是REM、Pearl Jam、Bruce Springsteen等人的大合唱
這是REM+Eddie Vedder的合唱

這是我的Patti Smith的長文:詩與反抗



2006/10/01

CSNY在草地上吟唱愛與和平


我們在草地上唱著歌練習抗議的姿勢

這裡是紐澤西州的一個表演場地,草地上的上萬人平均年齡可能將近五十歲,舞台上已經唱了三小時的表演者是六零年代末的傳奇民謠搖滾團體:
CSNY

作為六零年代之子,他們的音樂原本就是在悅耳的旋律中,結合反越戰和民權運動的政治意識。樂團中個人表現最耀眼的,當然是尼爾楊。他是當代搖滾史上不死的老靈魂,始終努力教導我們如何誠實地面對世界,如何不斷去探索藝術的邊界。

尼爾楊在今年五月發行新專輯「與戰爭共存」(Living With War),被譽為是至今最好的一張反布希政權搖滾專輯。畢竟,布希政府這六年的保守主義,讓流行音樂的政治化達到六零年代以來的高峰,不論是抗議歌曲的出現,或者是音樂人的政治行動。

老楊這張「金屬的抗議民謠」瀰漫著濃烈的憤怒與悲傷:憤怒的是對於布希政權的腐敗與謊言的犀利批判,悲傷的是對年輕士兵在戰場上的無謂犧牲。專輯中最引人注目的歌是直言無諱的吶喊:「讓我們彈劾總統」。

專輯發行後,他的老戰友決定和他一起站出來,一起在這個最壞的時代用音樂來武裝人們的意志,爭取批判的權利,因此他們重新聚首舉辦了這個巡迴演唱:「言論自由演唱會」(Freedom of Speech tour)

演唱會的第一段是以尼爾楊的新專輯為主,舞台背後是美國國旗和碩大的反戰標誌。第二段則是以CSNY經典老民謠為主,選曲比較不政治。

真正讓人激動的是節目的第三段。他們演唱了CSNY七零年代著名的反戰三部曲For What it’s Worth ForChicagoOhio播放吉米漢醉克斯1969在烏史塔克演唱會上用吉他暴烈演奏的美國國歌。在演出新歌「尋找自由的代價」時,舞台螢幕浮現了從2003年至今兩千多個戰死沙場的美國士兵臉孔;而演唱激昂的「讓我們彈劾總統」時,更在螢幕上打出歌詞,讓所有歌迷跟著一起唱:

讓我們彈劾這個總統,因為他不斷說謊誤導我們進入戰爭,濫用我們賦予他的權力,並且把我們的錢都浪擲在國外;…..讓我們彈劾總統,因為他監視善良公民、不惜破壞任何法律,來竊取我們電話和電腦中的資訊」。


1969年,CSNY在烏史塔克演唱會上用彼時仍然年輕的歌聲吟唱著愛與和平,今天他們帶領著同樣白髮蒼蒼的聽眾以及他們的小孩,用當年的理想主義,讓凝視的對象從越南換成伊拉克。因此草地上飄動的不只是鄉愁;當大家拍掉屁股上的草屑離開演唱會之後,他們還是會用行動和選票,繼續抗議。

(原文刊登於中國時報2006/09/09)

(照片攝影為友人穎明,更多照片見此。)




2006/09/30

本月搖滾書

以後會在部落格上介紹美國搖滾書資訊,並且放在vox上。
目前發現四本新書,Dylan, U2, John Hammond and American culture.
見我的vox blog

2006/09/29

非常迪倫


最近,生活中被Bob Dylan緊緊包圍。

最主要的是,為印刻十月、十一月專欄寫的關於迪倫的政治,並質問他在什麼程度上可以算是抗議歌手。

我對於這樣的描述還算滿意:

他寫下偉大的抗議歌曲,但他卻拒絕成為抗議歌手。

他界定了抗議歌手的形像,卻也徹底地解構了抗議歌手的定義。


為了寫這篇文章,不斷聽音樂、看歌詞、看紀錄片,還有書。

(說來慚愧,聽這個人音樂十多年,好像現在才開始認識他,而且真的只是開始)

另外,要幫某刊物寫一篇迪倫的紐約,所以這兩週得去格林威治村尋找他的足跡。

當然,他又剛發行了新專輯Modern Times

然後,台灣即將出版他的自傳Chronicle

這個週末,紐約的一個博物館Morgan Library又將展出迪倫特展

關於他的一齣音樂劇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即將在百老匯上演。(基本上我的興趣不大,要看看評論如何再說)

我猜,配合台灣出版他的傳記中文版,出版社應該也會做不少活動吧。

2006/09/26

迪倫新專輯抄襲?

Bob Dylan的新專輯Modern Times深受好評,並且是他近三十年來第一張排行榜冠軍專輯。但是卻被指出歌詞和封面都有抄襲之嫌。

歌詞部分是被指控和美國內戰時代一位詩人Timrod的詩,在部分段落和修辭上很接近。

如,

"When The Deal Goes Down" -
"More frailer than the flowers, these precious hours"

Henry Timrod's poem "A Rhapsody of a Southern Winter Night" -
"A round of precious hours/Oh! here, where in that summer noon I basked/And strove, with logic frailer than the flowers"
-------------------------------------------------
"When The Deal Goes Down" -
"Well, the moon gives light and it shines by night/When I scarcely feel the glow "

Timrod's "Two Portraits" -
"Still stealing on with pace so slow/Yourself will scarcely feel the glow"
.

但是也有人認為一來並沒這麼接近。畢竟如果迪倫真的讀過他的詩,受到一些修時的影響,也不一定記得出自何處。再者,他是唱民歌出來的,他剛開始舊廠挪用既有民歌的曲調或歌詞片段,這在當時唱民歌是很普遍的事。而這張專輯也是以美國音樂傳統為主的音樂。但迪倫也被批評他在新專輯中借用一些老藍調歌曲,卻沒有註明。

Sussan Vega也在紐約時報寫了讀者投書討論。


無獨有偶,他的封面也被視為和Luna一張專輯很類似。主要是因為兩張專輯都是用一張著名照片Ted Croner1947 年的 "Taxi, New York at Night"

2006/09/02

Patti Smith為黎巴嫩難民而唱


「以色列的集體行動是違反日內瓦協定的犯罪行為。他們為何可以如此做?是因為他們有美國的許可嗎?」


我心目中最偉大的搖滾客Patti Smith最近發表一首新歌Qana,哀悼黎巴嫩難民,並且批判以色列的軍事行動。


他首次公開演唱這首歌的場合是八月初在芝加哥的Lollapalooza搖滾祭。
這一天下午,他在給兒童的舞台上演出。
在演唱這首Qana前,她問底下的父母說,如果你們的小孩被炸彈炸死,你們會作何感想。
這段談話和演出事後引起不小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