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夏天,在解散了將近十年後,八零年代的獨立音樂名團Jesus and Mary Chain重新聚首舉行巡迴演唱。
這個來自蘇格蘭的樂隊是充滿矛盾個性的。遠在九零年代中期的Brit-pop風潮之前,他們就結合了六零年代紐約樂隊地下天鵝絨(Velvet Underground)的低調龐克噪音和海灘男孩(Beach Boys)式的甜美旋律。
但這種甜美的噪音似乎是所有另類音樂英雄們面對的兩難的一種美麗譬喻:他們的出現是為了拯救搖滾樂對於原真性(authenticity)的追求,亦即音 樂是為了表達生命的真實狀態,而不是為了迎合市場喜好,所以是反商業、追求DIY精神。然而他們當然希望做出被人欣賞的音樂。只是,一旦他們獲得群眾肯 定,即使不會成為市場主流,他們終究會面臨搖滾體制明星邏輯的誘惑。To be or not to be?許多人最終把靈魂賣給魔鬼,享受成為明星的虛榮、重覆操作暢銷曲的邏輯,成為他們自己當初要打倒的對象。
文章未完,請見此
延伸閱讀:Jesus and Mary Chain與恐龍
2007/10/09
2007/09/29
2007/09/21
2007/09/14
Patti Smith@ Williamsburg
是的,我又看了一次Patti Smith。這是在紐約第五次看她表演了,而每一次,我都同樣的興奮、感動。
延伸:紐約其他blogger的現場照片


這一次去看的另外一半原因,是因為他要為布魯克林的威廉斯堡區的一個新表演場所Music Hall of Willaimsburg的開幕而演唱。
(不幸的是,當天因為施工尚未完成,所以延後兩天。這個爭議見此。)
延伸:紐約其他blogger的現場照片
2007/09/13
Dylan電影和Sonic Youth
不少朋友可能已經知道Todd Haynes籌拍一部Bob Dylan的傳記電影,並且找了凱特布藍琪、李察吉爾等六個演員分別飾演狄倫的不同面貌。
但今天看到新聞讓我興奮的是電影原聲帶。不是找了多少人翻唱,而是這樣一個組合:Sonic Youth吉他手Lee Ranaldo組合了一支樂隊,包括Televion的傳奇吉他手Tom Verlaine,SY的鼓手Steve Shelley,Dylan目前樂隊的貝司手等,他們演出五首歌曲,然後找了幾個人來主唱:Stephen Malmus、Eddie Vedder和Karen O(Yeah Yeah Yeah)。真是有創意啊。
當然這個trailer也夠讓人興奮的。
但今天看到新聞讓我興奮的是電影原聲帶。不是找了多少人翻唱,而是這樣一個組合:Sonic Youth吉他手Lee Ranaldo組合了一支樂隊,包括Televion的傳奇吉他手Tom Verlaine,SY的鼓手Steve Shelley,Dylan目前樂隊的貝司手等,他們演出五首歌曲,然後找了幾個人來主唱:Stephen Malmus、Eddie Vedder和Karen O(Yeah Yeah Yeah)。真是有創意啊。
當然這個trailer也夠讓人興奮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