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29
非常迪倫
最近,生活中被Bob Dylan緊緊包圍。
最主要的是,為印刻十月、十一月專欄寫的關於迪倫的政治,並質問他在什麼程度上可以算是抗議歌手。
我對於這樣的描述還算滿意:
他寫下偉大的抗議歌曲,但他卻拒絕成為抗議歌手。
他界定了抗議歌手的形像,卻也徹底地解構了抗議歌手的定義。
為了寫這篇文章,不斷聽音樂、看歌詞、看紀錄片,還有書。
(說來慚愧,聽這個人音樂十多年,好像現在才開始認識他,而且真的只是開始)
另外,要幫某刊物寫一篇迪倫的紐約,所以這兩週得去格林威治村尋找他的足跡。
當然,他又剛發行了新專輯Modern Times
然後,台灣即將出版他的自傳Chronicle。
關於他的一齣音樂劇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即將在百老匯上演。(基本上我的興趣不大,要看看評論如何再說)
我猜,配合台灣出版他的傳記中文版,出版社應該也會做不少活動吧。
2006/09/26
迪倫新專輯抄襲?
歌詞部分是被指控和美國內戰時代一位詩人Timrod的詩,在部分段落和修辭上很接近。
例如,
"When The Deal Goes Down" -
"More frailer than the flowers, these precious hours"
Henry Timrod's poem "A Rhapsody of a Southern Winter Night" -
"A round of precious hours/Oh! here, where in that summer noon I basked/And strove, with logic frailer than the flowers"
-------------------------------------------------
"When The Deal Goes Down" -
"Well, the moon gives light and it shines by night/When I scarcely feel the glow "
Timrod's "Two Portraits" -
"Still stealing on with pace so slow/Yourself will scarcely feel the glow" .
但是也有人認為一來並沒這麼接近。畢竟如果迪倫真的讀過他的詩,受到一些修時的影響,也不一定記得出自何處。再者,他是唱民歌出來的,他剛開始舊廠挪用既有民歌的曲調或歌詞片段,這在當時唱民歌是很普遍的事。而這張專輯也是以美國音樂傳統為主的音樂。但迪倫也被批評他在新專輯中借用一些老藍調歌曲,卻沒有註明。
Sussan Vega也在紐約時報寫了讀者投書討論。
無獨有偶,他的封面也被視為和Luna一張專輯很類似。主要是因為兩張專輯都是用一張著名照片Ted Croner在1947 年的 "Taxi, New York at Night"。
2006/09/02
Patti Smith為黎巴嫩難民而唱
「以色列的集體行動是違反日內瓦協定的犯罪行為。他們為何可以如此做?是因為他們有美國的許可嗎?」
我心目中最偉大的搖滾客Patti Smith最近發表一首新歌Qana,哀悼黎巴嫩難民,並且批判以色列的軍事行動。
他首次公開演唱這首歌的場合是八月初在芝加哥的Lollapalooza搖滾祭。
這一天下午,他在給兒童的舞台上演出。
在演唱這首Qana前,她問底下的父母說,如果你們的小孩被炸彈炸死,你們會作何感想。
這段談話和演出事後引起不小爭議。